分享到: | 更多 |
“我今天來就是向你們學技術的,也是看看大家有沒有什麼需求,有沒有什麼問題要反映。”4月6日,安徽金種子集團原酒釀造基地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學徒工”,他們是來自阜陽市總工會的機關幹部。一行14人走進車間,換上工作裝,要體驗一把一線工人的勞動,這是阜陽市總工會要求黨員幹部到企業調研、進車間勞動而開展的“當一天一線工人”活動。(見4月13日《工人日報》)
讓平時坐在辦公室裡與電腦、檔案打交道的工會幹部走下去,到基層、到現場與一線工人同勞動,可以讓工會幹部親身體驗工人的生存環境、工作狀態和生活感受,為今後做好工會工作和群眾工作積累經驗,促進今後的工會工作更接地氣、更有針對性。
同時,下到一線當工人的過程,也是工會幹部聽民意、解民憂的過程。通過與企業負責人、與企業工會幹部、與普通工友的交流談心,工會幹部可以從中了解企業的發展思路、工會工作的難點以及職工的思想情緒等,並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相應地,這樣近距離的交流和互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一線職工對工會工作的了解,讓工會的紐帶和橋樑作用發揮得更加精準。
事實上,“我當一線工人”活動已經為多地工會幹部所踐行,而這種活動形式已成為調研、座談、信訪等傳統踐行群眾路線渠道的重要補充。事實證明,讓工會幹部放下身段“當工人”,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效果。有的工會幹部在實地體驗後,深切感受到提升一線工人崗位技能對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性,從而意識到今後工會服務企業時,要把職工技能素質的提高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有的工會幹部在進企業活動中,發現企業有勞動保障不到位、工人超點超時工作等情況,便及時與企業主進行約談,維護了職工權益。
不只在工會工作領域,體驗式的巡訪已經為當下不少地方和部門所認可、推崇。在近日熱播的一部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某區信訪窗口太矮,上訪群眾需要屈膝半蹲在那裡才能與接訪人員交流。市委書記得知後,讓對此負有主管責任的幹部親身體驗了一把上訪群眾坐不得、蹲不得的“酸爽”,最終這名幹部以窘態盡現的方式被打臉問責。試想,如果這位幹部平日裡就能常到信訪現場去走走看看,個人的狼狽尷尬或可避免,群眾又何以多年叫苦不迭?
“體驗得了辛苦,方能走進職工心田”。一天也好、一周也罷,要想深入體驗一線工人工作,這些時日顯然不夠,而類似的活動也不能僅僅是“一陣風”。將其固定為常態化的工作機制,才有望讓這一模式發揮更大作用。
(本欄目文章系中工網原創,網媒轉載務必註明來源“中工網”,平面媒體如轉載須經本網授權許可)
中工時評:彈性退休讓“眾口不再難調” 2016-03-04 |
中工時評:職工分流安置當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2016-03-07 |
中工時評:強化農民工培養 助推“大國工匠... 2016-03-28 |
中工時評:落實一裁終局減少勞動者訴累 2016-04-12 |
中工時評:延遲退休是應對老齡化的必然選擇 2016-07-14 |
中工時評: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撐腰”,這... 2016-10-08 |
中工時評:期待“勞模副主席”成為工會界的... 2016-10-21 |
中工時評:一線職工兼職副主席“刷新”工會... 2016-10-25 |
中工時評:重啟教師榮譽彰顯工會“暖心”擔當 2016-11-21 |
中工時評:給環衛工發高跟鞋,這種 “愛心... 2017-01-11 |
京ICP證100580號 | 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09003) |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2957號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廣媒)字第185號 | 資訊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1630)
關於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本站地圖 | 投稿郵箱 |著作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84151598 |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