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油行業首次舉辦國家級職業技能競賽
本報訊 (記者鄭莉)9月27日~28日,由中糧集團和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主辦,中糧集團工會承辦的“2018年中國技能大賽——首屆中糧集團職業技能競賽”決賽本次競賽設置了制米工、制粉工、飼料加工工三個競賽工種,通過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兩部分比賽,最終決出各參賽工種的個人獎項和團隊獎項。
-
“定向培養”
中國教育報訊(記者 陳欣然)10月8日下午,離上課時間還有半小時,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的一間教室就已座無虛席,額定50人的課堂來了80多人。坐在最後一排的化學系學生劉金陽告訴記者,理學院開設的這門“有機光電子學”之所以這麼火,是因為授課陣容非常“豪華”,“這門課一共15講,由15位業內著名專家授課”。
當天站在講台上的是清華大學教授段煉,他將科研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向學生們展示了隨著有機光電子學研究不斷深入,有機光電產品大舉進入產業界和商業界最新進展。
課程設計者之一、天津大學理學院教授付紅兵介紹,“有機光電子學”是一門基於有機半導體,涉及光學、電子、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側重於資訊材料、資訊顯示等應用領域的新型課程。為了讓學生接觸到最前沿科研成果,學院邀請了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共同來講授這門課,讓學生了解科研成果應用,透過“書架”看到“貨架”,直觀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意義。
這門被學生給予好評的課也得到了教育專家的認可。10月8日至1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組織專家對天津大學開展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現場考察,這門“金課”令專家們頻頻點贊。
在天津大學,院士、長江學者、傑青給本科生開設創新課是一項制度。院士課堂、傑青大課層出不窮,一大批名師活躍在教學一線,在引領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建立教學團隊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績。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靜康耄耋之年依然活躍在化工學院的講台上,她希望通過給學生上好基礎理論課,讓學生了解自己所處領域和行業發展趨勢,知道自己應該為國家作哪些貢獻。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永川為數學學院本科生開設“離散數學”,深入淺出的啟髮式授課方式在學生中大獲好評。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弗雷澤及其核心團隊成員積極投身教學一線,為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學生開設了形式多樣的化學類課程和培訓。
“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天津大學會一如既往地努力發揮高層次人才會聚優勢,著力打造高水平課程,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讓更多的‘金課’引領學生成長。”天津大學副校長王樹新說。
本報訊 (記者鄭莉)9月27日~28日,由中糧集團和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主辦,中糧集團工會承辦的“2018年中國技能大賽——首屆中糧集團職業技能競賽”決賽本次競賽設置了制米工、制粉工、飼料加工工三個競賽工種,通過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兩部分比賽,最終決出各參賽工種的個人獎項和團隊獎項。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淩世權在啟動站宣講時表示,“在汽車這個大事業中,吉利的每一個年輕人以各自的努力,為我們的社會做出了貢獻,以每一個人價值的疊加為我們的國家帶來了改變。”資料圖片穿上西裝、打上領帶後,在辛顯亮那張略顯疲憊的臉龐上,依舊很容易發現青澀的笑容。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這位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生展開了對夢想的追逐。
前不久,發生在江蘇張家港市的一起案件引起各方關注。一名學生家長在QQ上接到孩子的資訊,稱需要立即交培訓費。今年3月,張家港市的俞女士收到了一個QQ好友申請,開啟一看申請者竟然寫的是女兒的名字。沒有多想,俞女士就點擊通過添加其為好友。
“幹啥的說啥,你當老師、做校長,眼裡就應有學生,沒有學生咋有學校,咋有課堂?俺就是這麼想的和做的……”說著說著“不讓一個學生掉隊”9月1日,市裡舉辦“2018萊蕪最美教師”頒獎典禮,趙翠獲評全市最美教師。她的事迹展播中有句萌萌的話:“俺眼裡只有學生
走在山東省青島湖島小學校園裡,隨處都有驚喜不斷的“葫蘆”元素迎面而來,伴著學生們幸福的微笑,從你身邊經過。2011年,馬暉擔任青島湖島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學校文化品牌是為了誰,面向誰,是馬暉思考的方向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