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聯合國10月8日電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8日發布的《2018年世界經濟和社會概覽》報告稱,前沿技術具有促進經濟和社會繁榮以及保護地球的巨大潛力。報告同時指出,要努力化解前沿技術可能對社會造成的負面效應。
這份報告回顧了自動化、機器人、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生物技術和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進步,並評估了它們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的影響。報告認為,這些新技術“對改善人類生活、加快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解決氣候變化等問題具有巨大潛力”。
報告說,可再生能源技術和高效的能源儲存系統已經在提高環境可持續性等方面使各國“越過了”現有技術解決方案。此外,隨著移動技術的進步以及數字金融創新的增多,大批發展中國家的民眾獲得了便利的金融服務及醫療保健的機會,從而提升了最脆弱人群的生活品質。
報告同時警告說,儘管技術變革可能帶來可觀利益,但如管理不當,缺乏適當配套政策,新技術也可能“擴大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不平等”“造成更大的不公平,甚至是社會混亂”。例如,人工智慧、自動化等技術能夠提高經濟效益,同時也能“創造贏家和輸家”。
報告還說,前沿技術創新越來越多地“集中在少數公司和國家”,那些在技術上落後的人們“發現越來越難以實現公平和可持續發展”。為此,應採取“積極有效的政策”,以解決新技術帶來的諸多問題。當務之急是加強國際合作,促進技術轉讓和國家創新;同時,要解決好日益嚴重的市場集中度問題。